標籤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四歲小孩的針線練習曲



(趴萬)

前陣子,我在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買了《創意,在愛開始的地方》,封面那位小孩專注刺繡的畫面很吸引我,我想起我家小寶也經常有拿剪刀、使工具的慾望,於是二話不說帶回家讀。
上週末,我們家氣氛不平靜,我一直沒讀。這幾天,我偷空閱讀才發現:這四個小孩的索爾媽媽的親子玩手作可真是玩得很藝術呢!
我聞得到她跟孩子一起營造的生活味道——天馬行空的手作、貼近大自然的季節韻律、親子之間的溫暖親密,並且不太花錢——這可滿足了我想簡樸又渴望質感的嚮往。
雖然白天要工作,我沒有太多心力像她那麼精緻用心,但是親子手作的idea讓我找到方向跟孩子一起玩,這比起我花時間跟小孩或老公生氣可有趣多了。
我讀到一半就迫不及待跑到草地上東看西找。細雨紛飛中,我撿拾了大自然的顏色,紫的、黃的、綠的、紅的。嗯~就是它了!它,就是我給孩子的今日禮物。
傍晚,我的工作有點狀況,遲至六點半我才下班。走到停車處的路上,昏暗中,我聽到保母帶著孩子們大聲朝我奔來,兒子們對媽咪的呼喊平撫了我白日的憂傷。我還來不及拿出落葉小禮,小寶已經把玉蘭花捧到我面前,要我聞花香。他和保母的兩個女兒在車子旁跳起nobody給我看,昏黃路燈下,三個孩子並排而舞,取悅著我,我的淚不由自主地流下。
當天晚飯後,我把落葉小禮遞給小寶,我們搬出彩色鉛筆、毛線和剪刀,我告訴小寶:「我們今天來畫畫和使用針線。」他雀躍不已。我把落葉輪廓描在卡紙上,然後教小寶操作打洞機。我照書上說的,用膠帶把線頭捲成針,然後陪小寶穿針引線。這一晚,我們母子倆靜靜的作畫、做活。
Jack抱著小螃蟹問我:「這盒彩色鉛筆哪裡來的?」
我說:「我還沒結婚時就有的。」
他對小寶說:「你媽媽以前很會畫畫喔!」
我想起年輕時在桌前畫畫的自己。如今,我能重拾畫筆,跟我的孩子一起畫圖、作刺繡練習,上天對我真好,好好。
這一天,小寶一直畫畫、打洞到十點多才睡,我沒太催他,因為他的專注沈浸,我不忍打斷。



(趴兔)
五月中,我去手工藝品店買了兩支很粗的針,我想小寶應該可以試著用針了。
之前的針線練習,都是我畫好圖案,小寶用打洞機打孔,我用膠帶纏毛線作成假針,讓他練習縫的動作,兩、三次練習後,小寶很有興趣,我打算讓他進階。
當粗針出場的時候,他果然躍躍欲試,這一次,他自己畫了一隻蝸牛,我幫他穿線,然後他縫了起來。縫到一半,他累了,想去玩,我說:「下次想縫再繼續。」他把作品放在一邊,去玩了。
第二天,他說想繼續縫,我覺得這小孩真不錯,還記得這事,而且小胖手拿針的模樣還真可愛,於是,歪七扭八的蝸牛做好了。小寶很滿意。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到西寶,跟小孩談性



幾天前,西寶國小打電話來要我去演講,我說我好幾年不接演講了,電話那頭微弱青澀的女老師請我推薦別人,我猶豫著:誰願意開一個多小時車,上山講四十分鐘,再開一個多小時下山? 我問:「一共多少小孩?」「全校五十幾個。」
「幾年級的?」「一到六年級都有。」
「有沒有特定主題?」「只要是性教育都可以。」
想起山上小孩的純樸,就我去吧!當作是重出江湖好了。
幾天後,我收到公文,上頭寫著「學校衛生與健康講座: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我愣了一下,當初沒說要講愛滋病啊!
接下來幾天,我一直在為到底要講什麼而困擾,直到演講前一晚,終於在洗澡時決定講愛滋病。
演講當天,我醒得特別早,Jack和小孩還在睡,我爬到Jack床頭抽屜摸出一個保險套,正準備下樓,他突然笑著說:「妳幹嘛偷我的保險套?」我說:「我演講要用啦!怎麼只有一個?」他說:「那邊的抽屜還有。」我一看,一大包,滿意地下樓,連同各種size的衛生棉悉數放進背包,再打開冰箱,倒一大包打精力湯用的核桃堅果,這才算把道具備齊了。
到學校上班後,我上網抓了幾張動物相片,打電話請在市場附近的姐姐買小黃瓜。第一節課,學生在期中考,我做PPT。中午十二點一到,我趕忙開車上太魯閣。一路上細雨綿綿,氣溫低,大概非假日又是中午,山上沒什麼車。一個多小時以後 ,終於到了西寶。
演講開始,孩子們散坐在木地板上,氣氛不錯。他們看到兩隻犀牛交配的照片,開心得不得了。我走到一個六年級男生旁說:「你笑好大聲喔,你笑什麼?」他不好意思說:「牠下面的部位好大。」我指著他說的犀牛下部位問:「這裡是犀牛的什麼地方?」有低年級小朋友說:「尾巴。」不是啦!是犀牛的小雞雞啦!我學猩猩走路的樣子問他們:「犀牛的小雞雞是不是每天都這麼大,在路上走來走去啊?」 「不是。」 「對啊!牠是準備跟母犀牛發生性關係才這麼大。」小朋友都笑了。
在介紹女生的身體構造時,我請小女孩都舉手,我說:「妳們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都有這樣一個很棒、很神奇的搖籃喔,這個搖籃會隨著小寶寶長大而變得越來越大,等到小寶寶覺得搖籃很擠很窄,真的住不下時,就表示小寶寶成熟了,要從媽媽身體下面生出來了。」我說一年多前,我抱著肚子蹲在門諾醫院門口陣痛,Jack去找停車位,結果我差點生在門口的故事。
「如果沒有小蝌蚪(精子)跑進來抱小粉圓(卵),小粉圓就會溜滑梯從女生的身體下面流出來,流到內褲的地方,所以要用衛生棉,就像小寶寶穿尿布一樣。」我在解釋月經。一個低年級小女生很嚴肅地看著我:「老師,我不知道甚麼是月經。」我為她再解釋一次。另一個低年級男生說:「我沒有穿尿布耶!」我笑了:「乖,你不用穿尿布,因為你是男生。」
我指著「當小蝌蚪遇到小粉圓」的圖片問:「哪一隻小蝌蚪跑得最快?」



一個小孩上來指最右邊的精子,我說:「嗯,只有最棒、最健康、跑第一名的小蝌蚪才能跟小粉圓抱在一起喔!所以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媽媽最可愛的小粉圓跟爸爸跑第一名的小蝌蚪變成的!你們在出生前,每個人就已經得過第一名了ㄋㄟ!」小朋友開始此起彼落地問:「會不會有兩隻小蝌蚪跑一樣快?」「那如果有兩個小粉圓在搖籃裡呢?」「為什麼有雙胞胎?」孩子們的思考很精采,討論起雙胞胎時,高年級的孩子也回答了低年級的提問。每一個提問的孩子我都答應會給小獎品(記得嗎?我帶了核桃堅果,每人一口,無包裝紙,有環保!)。
進入愛滋病主題時,我播放張艾嘉《愛的代價》CD第九首,這是張艾嘉口述她跟朋友李的故事,大意是她跟李多年不見,李特地從台北打電話到香港託她買演唱會的票,等李到香港找張艾嘉時,她發現李原本高大魁梧的身子怎麼只剩一半?後來,李過世了,聽說是愛滋病死的。後來,李的朋友盧也託張艾嘉買票,張艾嘉不耐煩,等她看到盧的身子也剩一半,她滿懷歉意,希望還有機會能帶給盧快樂。
四分鐘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很專心,張艾嘉的聲音以及故事本身震動著我,顯然也很能吸引孩子。我希望他們像張艾嘉一樣,不歧視愛滋病人,並且知道:防治愛滋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戴保險套。
雖然時間已經到了,我還是要了時間示範保險套的使用,因為我不知道以後有沒有人會具體地教他們。
我拿出一個保險套,告訴他們怎麼拆封、擠出套子、捏住頂端,然後拿出小黃瓜,把套子慢慢戴上,最後拿下來,一步一步示範。時間不夠,我沒把保險套借他們練習。
演講結束了,幾個小朋友擠到前面問問題,一個六年級男生問我:「老師,妳怎麼知道這些事的?」他想知道身體的資訊哪裡來。低年級男生很認真問:「老師,保險套要去哪裡買?」還有一個男生幫我把小黃瓜洗得很乾淨。
我希望這節課在他們心中留下清楚的記憶。長大後,當他們不想懷孕、不想得病時,他們知道該怎麼辦。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用「大象」的曲調唱「小超人」


昨晚,小寶站在浴室門口,幫坐在馬桶上用力的我加油。我們母子倆經常這樣彼此陪伴。我問小寶:「你的腳還痛嗎?」
他說:「不痛了。」
我問:「你被拖鞋磨到哪裡?」
他摸著自己的腳說:「這邊這邊啊,現在好了。」
然後他笑著說:「我們昨天有唱『痛痛歌』。」
我說:「嗯!」
顯然他很喜歡那天在巷裡撐傘唱歌的事。
他說:「你可不可以再唱一次『小地球』?」
我重唱一遍那天掰的「小地球」歌,他打鐵趁熱又出新題目:「媽咪,那妳唱『小超人』好不好?」我就用「大象」曲調唱了「小超人」,歌詞如下:
小超人,小超人,小寶喜歡小超人。
閃電超人,鹹蛋超人,麵包超人。

小寶非常滿意,我也是。
附註:這張大象親子圖片是從小天下出版的「大象,什麼都大」一書拍攝而來。我覺得小象拉著媽媽的尾巴,彷彿小孩催促著我,要我再唱一首,再擠創意。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把痛,編成一首歌



昨晚我們在家附近散步吃飯,從麵店走出來時,天空下起了細雨,Jack推娃娃車帶小螃蟹走前頭,我牽小寶在後面追。
我們剛進小路沒幾步,小寶就一直停下來摸腳,我問他怎麼了,他說腳痛,我以為他被蚊子咬,他說是鞋子磨到腳,我望著他穿的小綠拖(一雙十元),心裡有點抱歉,因為自從他的拖鞋失蹤後,我一直沒給買新鞋,這種鞋濕了會咬腳,難怪他痛。
我這做媽的當時立刻想到:萬一他等會兒要我揹就不妙了!快四歲,體重十五公斤的他,揹起來可累哩!我年紀不小了,膝蓋受不了,想起前一晚小寶唱歌給我聽,我於是提議:「我們來唱痛痛歌好了。」他一聽樂了,立刻說好,於是我大聲唱起「痛痛歌」(請想像一下,用「兩隻老虎」的曲,歌詞亂掰如下)。
小寶腳痛,小寶腳痛,痛痛痛,腳痛痛。
小綠拖鞋磨腳,小綠拖鞋磨腳,痛痛痛,我腳痛。

小寶聽了開心,不過癮,立刻要媽媽再唱「小地球」。我哪知道甚麼小地球啊!小孩兒腦子裡不曉得怎麼想的,他要我唱「小地球」,我就掰囉!我用「造飛機」的曲掰出「小地球」,歌詞就是把他問過我「地球為什麼會轉」、「黑洞是甚麼」還有他跟我講過外太空之類的詞給放進去,果然他聽了很滿意。
接著,他又要我唱「變形金剛」,再來是「獨角仙」,我就一路撐著傘,一路大聲地用「老烏鴉」和「大象」等曲子把他出的主題編進去,唱著唱著,路邊的老先生一直看我們,我心裡很得意。
把痛轉變成一首歌,這是小孩給我的啟發。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減碳行動,老師是玩真的

在我為六年級學生上過全球暖化議題之後,學校今天早上剛好安排一場三到六年級學生的週會講座,一位校外老師來講地球暖化的成因,畜牧業對暖化的影響,以及少吃肉對抗暖化的實際意義。
回教室後,我問學生:「有些道理我們在課堂上已提過,但今天的演講有沒有讓你聽到或學到什麼本來不知道的東西?」
不同班級的孩子講了他們想法:
「我比較知道為什麼要少吃肉,多吃蔬菜。」
「我只知道牛會放很多屁,可是不知道一隻牛竟然放800公升這麼多!」
「我不知道原來吃一個牛肉漢堡會影響這麼多生物和樹林!」
「我不知道牛寶寶一出生就被迫跟媽媽分開,好可憐!」
「原來要消耗10000顆馬鈴薯才能得到75公斤的牛肉。」
「我現在才知道冰可以反射陽光,我以前以為冰沒有用。」

「1個人少吃肉可以多養活20個人。」
我很高興學生有更具體的領悟。

我說,其實之前教務主任就有跟我提過,也許學校營養午餐可以一週有一餐吃素,而且是蔬菜,而不是加工食品,我們可以跟提供午餐的廠商簽約。可當時老師們擔心若沒事先溝通,可能會有家長抗議,覺得孩子會缺乏蛋白質,會體力不足,但是今天聽了演講以後,你們會願意一餐吃素嗎?你們會願意少吃一點肉嗎?
大家都說願意。
我還跟他們說以前我大學時有攀岩,攀岩選手或運動員為了增加肌肉的耐力往往會吃素,因為吃肉會讓肌肉在使用時乳酸增加,肌耐力差。我這個例子是想告訴他們,為什麼演講者要說很多傑出運動員和牛頓和愛因斯坦都吃素,因為吃肉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是比較優渥的生活。

我說如果你們願意,回家後把今天聽到的告訴家人,影響身邊的人。
改變習慣一開始雖然不方便,但做久了就習慣了。 我老公在認識我之前總習慣吃飯要有肉,從小他就是沒肉就不知道怎麼吃飯,有段時間他比認識我初期胖了10公斤,我為了激勵他只好說:如果你體重超過80,我們就離婚(以他的身高來說,80公斤真的太重了)。後來他每天早上喝蔬果汁,少吃肉,體重又降下來,他現在常常主動邀我去吃素,很少吃香雞排,還會提醒我晚餐不要吃太多,可見習慣是可以養成的。
我怕他們以為我說說而已,自己不見得做,所以今天帶了我家裝剩菜或買外食用的豆漿罐和便當盒給他們看,還有我洗碗用的苦茶粉,我買菜買東西的購物袋,以及放在裡面的平日收集的塑膠袋(教他們怎麼收束塑膠袋),他們對苦茶粉很有興趣,一直問我可不可以吃,在哪裡買。

我還說我請小朋友吃東西會買一整袋餅乾,沒有小包裝的那種,大家分著吃感情好,垃圾少。
講了那麼多,希望他們懂,也真的做。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務實,需要細膩地知道怎麼做


近日上課跟學生討論減碳行動,有人帶家裏的購物袋來,有人說出去玩要自備飲用水,有人說要做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有人把自己平常用的環保餐具帶來,有人說家裏裝了太陽能板的熱水器……。
我問學生:你和家人會重複使用塑膠袋,或外食時自備筷子的請舉手?我看了一下比例,有,但不算多,我想起芬蘭教育中的務實精神,突然覺得自己在課堂上跟學生討論觀念和作法,但孩子回到家是否有真的在做,或是可不可以影響到家人,我想還需要更徹底的決心和堅持才行。如果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裡,能更具體且細緻的被引導、被要求,甚至把細節做出來給孩子看,孩子才有可能知道而且做到。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環保,可是生活是一種習慣,習慣是需細緻地養成的。
當我跟學生們說要開冰箱前,要先想好拿什麼,沒事不要一直開冰箱,要放東西前,先把東西都搬到冰箱旁邊,打開門後,儘快放進去,否則每次的開關是很耗電的。我發現很多孩子沒想過這件事。
我說要盡量吃當地、當季的食物,孩子們都知道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運送的污染,我舉例說,草莓是某個季節的水果,那為何一年四季都有草莓蛋糕或草莓口味的東西可吃?孩子們一想就說,那些草莓是進口的。我於是問:草莓耐不耐碰撞?他們都說不行,一下就撞扁、撞爛了,所以既然要維護它,勢必有人工或化學的方式保存它,但也是不健康的。
現在台灣的孩子大多衣食無虞,每當有孩子生日時,我就會看到有小孩訂蛋糕、帶糖果、pizza到校跟老師同學分享,我樂意分享喜悅,但分享之後是一大堆等待清洗和回收的飲料杯、養樂多罐、蛋糕盤以及糖果餅乾的包裝紙。我常想:在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今日,生日的慶祝有沒有可能以更有意義或環保的方式來慶祝?
我知道我是個很嚴肅的人,但我對於這件事確實認真。
我跟孩子說,買菜時我會準備大購物袋出門,裡面放很多用過的塑膠袋,用它們裝菜、揹牛奶,有時候我提竹籃出門,有時用手拿,有時則推娃娃車出門,把買來的東西放在娃娃車籃子裡,總而言之,就是盡量少一點垃圾。
上週末,我們邀了兩個家庭一起泡溫泉,因為有人說泡完溫泉想吃泡麵,所以我們買了十幾人份的袋裝泡麵,事先分配好誰帶碗,誰帶鍋子,所以當天是用兩個大豆漿罐泡一大鍋麵,再用小碗分著吃,避免用保麗龍碗,也不用免洗筷。
在享受慾望的滿足之餘,也把環保考慮進來,這是一種價值選擇。也許一開始不習慣,久了,會做得很自然。
嗯~也許我可以找自治市環保局的高年級小孩來,訓練他們當環保小尖兵,就做一件事情就好,就是以環保的方式慶祝生日,或者就講少開冰箱這件事也行,每週或每月一主打也行,總之是把更具體的作法到各班,做給弟弟妹妹們看。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芬蘭教育的務實讓我嫉妒


最近,因為閱讀了芬蘭教育的相關書籍,我坐立難安。
我一直對於談國外教育的書不是很感興趣,因為我一向不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怎麼樣,畢竟各地條件不同,如果只是看到對方好,沒有細緻地知其所以然,那麼畫虎畫皮難畫骨,複製也只是另一齣荒謬的開始。況且有條件到國外受教育的孩子是少數,台灣的父母如果看見了國外教育的好,卻又不想離開家鄉,那麼看得到享受不到反而徒增傷心。我不喜歡「看到別人有,而這裡的孩子(或自己)沒有」的那種感覺。
反覆讀著陳之華這兩本書,週末夜晚,整個人竟然傻呼呼的,陳之華一再提到芬蘭教育的務實及其對平等與人權的觀點,我想是很重要的關鍵。
我拿在筆記本寫下「學游泳」、「找路」、「職場實習」、「數學教材的國際視野與本土化」這些字詞,對照著自己在教育現場裡的觀察,相較而言,我們的教育內容顯得抽離生活的真實面許多。知識究竟是服務了誰?
待在東部小鎮這時幾年來,我知道一般人眼中落後的後山,其實很豐富,但想到芬蘭重視人權與平等的精神具體地實踐在極小的城鄉差距上,落實在一流且密集的圖書館的經營上,我心底湧動著憤怒。
在小鎮教書的我到底可以做什麼?想來想去,我竟失眠。
我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少在終日考試和升學壓力下慾望被壓縮,不能看自己喜歡的書,不能戀愛,沒有機會探索和想像自己為了的各種可能......分數是決定者,大人總是這麼想,眼前的苦是為了日後的幸福。直到我考上第一志願,幾年後進入國立大學,一次再一次的親身體會,我只覺得人生荒謬。生命的每一個當下不都應該用心地活嗎?人生就算要努力,這努力的方向也要三思啊!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生活,向青蛙和蟾蜍學習


連續假期的最後一天,我和孩子在家裏打掃.

之前看蔡穎卿的[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時,讀到她談做家事對一個人的意義,我覺得她很具體而細膩地道出家事維繫了人對家和人對生活的情感, 我在閱讀中想起的是:每當自己心情不好或慌亂時,擦擦桌子擦地板或是洗洗碗整理家具能讓我沈靜和安穩下來.我相信這背後有蔡穎卿所言的那種安定的力量在.

我在整理書架時,看到一張[青蛙和蟾蜍]的DM ,本來想直接回收,再看看上面有張小圖,我一方面很喜歡[青蛙和蟾蜍]這套書,喜歡他倆的情誼,另方面很喜歡這張小圖裡一個看書,一個釣魚,靜靜陪伴彼此,卻又各自獨立的感覺,於是就把這三四公分大的圖剪下,貼在不要的卡紙上,打算做成裝飾,放在隨手可見處. 兒子看我拿剪刀,興奮地問:[我可以練習剪嗎?]我教他使用剪刀,七手八腳的剪了個歪歪斜斜的卡紙,然後我問他,上面寫什麼字好?他說:[寫4歲小寶的圖畫.]他參與了剪剪貼貼的過程,所以他認為這是他的創作.

這歪歪斜斜的小圖裡,有我第一次陪小寶使用剪刀的興奮,有我提醒自己悠閒生活的用意,同時它紀錄著我和小寶各做家事互不干擾又彼此陪伴的假日午後.當小寶在客廳一角佈置好他的野餐餐桌,他滿足的笑著跑進廚房跟正在整頓櫃子的我說:[媽咪,今天這種感覺好好喔!]我突然領悟到:孩子不見得要出去外面玩才開心,即使是待在家裡處理瑣事,在專注與安全的氛圍裡,也能具體感受到幸福.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看孩子跳舞,我是他們的粉絲

今天是學校兒童節遊藝會的日子,我可是一大早就充滿期待地坐進禮堂等著看小朋友表演,因為我知道很多我認識的學生今天都要上台,我尤其想看看傳說中男著女裝魅力四射的印度舞.
遊藝會節目整整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節目結束後,我整個人傻傻的,沒辦法立刻回神.該怎麼形容我觀賞後的心情呢?
開場的六十個幼稚園小孩純真可愛就讓我又笑又哭了,他們的生命活力感動著我,但還有些更複雜的感受我說不出.也許我是想起時間的腳步,想起我的孩子,或者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當年姊姊穿著蝴蝶裝在幼稚園遊藝會上的模樣.
然後,我被那五個在台上耍酷的五年級男孩感動,他們跳sorry sorry,我真的好敬佩好羨慕.我想起他們其中幾個剛進小學時調皮好動,說話跳跳的模樣,可如今,在這個舞台上,他們充滿力量,他們自信而美,他們有接受喝采的舞台.而傳說中的印度舞男孩更不得了!他根本就是我的超級偶像,我衝動得好想衝到台上去要他的簽名,跟他合影,只要他一上台,我的眼光就無法從他身上移開,他渾身放電,光亮無敵.
我想起那天我才在課堂上跟六年級孩子說,我在這個教室裡,也許講某些課本上的知識時,我是你們的老師,但也許到了戶外,那個一心想當獵人,視力2.0的孩子才是我們的老師,到了海上,那個開賞鯨公司的小孩的爸爸是老師,而很多時候,唸書和成績只能顯示一個人某些面向的能力,而每個人得要去找:自己喜歡什麼?對什麼有熱情?嘗試去努力,然後找自己的舞台,在其中累積自信,並逐漸更了解自己,更知道怎麼樣發展自己.
在我的成長經驗裡,是沒有那樣的太多摸索的,而我期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教室裡,可以有一點不一樣,可以允許更多不同樣貌的東西長出來,被欣賞.